抽象寫意(1996~2010)

約1996~2010年抽象寫意
以西畫技法為用,詮釋中國原始抽象圖案


除了寫實的風格,吳文珩也不斷在抽象畫風上多所嘗試,大約從1983年以後,便從甲骨文獲得靈感,創作一系列相關的變形作品;到了1996~1999年期間更大量創作。

三千年前殷商時期,中國的文字由圖畫變成符號,這種符號完全用線條書寫,有剛健、柔媚等,各具姿態,尤其許多象形文字很接近寫意的原始圖畫,本身即是一種藝術。吳文珩將這三千年前的藝術融合西畫手法,把甲骨文變形重組,再以繽紛濃烈的色彩重新詮釋,充滿抽象及具象的韻律,展現出另一種中國文字之美。

2000年,他從甲骨文再延伸,以平劇臉譜進行變形創作。中國戲曲中的臉譜,其由來源遠流長,可溯自上古的圖騰,原本是為了誇大劇中角色的五官及面部紋理, 發展到後來,逐漸由簡到繁,由表及裡,用以代表劇中人物性格及內心的象徵。他將臉譜鮮明的圖像融合在畫面中,創作出以門神秦叔寶與尉遲恭臉譜形象的畫作, 群明的用色頗有台灣傳統廟宇色彩之神韻。

從具象到抽象,雖然畫風丕變,但吳文珩仍不忘情他最鍾愛的風景畫。2000年,與友人赴馬袓旅遊,離島的海天一色,以及當地特有的花崗石屋,沿著山坡層層而上,構成特殊的島嶼山城景致,在在呼喚他內心的創作欲望。返家之後,繪製數幅作品,以大小色塊拼疊花崗岩石屋厚重的質感,具象之中卻也帶出石塊所砌出的幾何圖形趣味。

2002年,吳文珩以花卉為主題,創作數幅三十號大型畫作。這一系列作品雖為畫花,實則藉畫筆及油彩為媒介,取花之形與色,飛揚奔放於畫布之上,顯示其創作能量仍充沛不絕。

 

閱讀 63643 次數
© Copyright 2019, All Rights Reserved 吳文珩官方網站 ︱ Designed by RUMOTAN 儒墨堂
TEL:02-89935275 Mail:service@rumotan.com